当前位置:中国农民网 > 农业资讯 > 农业致富 > 正文

村民观念转脱贫路更宽

时间:2017-12-15 10: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董新英 阅读: 次

  一个大雪初晴的日子,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十九大宣讲团,来到明水县对面城村贫困农民家的炕头上宣讲十九大精神。

  作为定点帮扶对象,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对明水县树人乡对面城村的帮扶,更加注重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黑土豆激发农民新思路

  “驻村工作队的俩人坐上我的小电驴,在地里灰头土脸帮我收了一天的黑土豆。义务劳动了一天,我说留他们在家吃晚饭,他们却说,黑土豆收完了,得赶紧卖,我们鼓动你种的,得帮你销出去才行。”全国第四个扶贫日当天,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驻明水县树人乡对面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吕天生和队员孙凯强是在贫困户于德友家的土豆地里度过的。看着于德友种的黑土豆喜获丰收,他们比谁都高兴。

  在对面城村,村民种惯了“老三样”,开发种植黑土豆对村子意义重大。驻村工作队非常珍视这“第一次”。于德友说,今年村里的人看他种黑土豆赚了钱,都眼馋,当初都不敢种。他能下定决心种黑土豆都是孙凯强的“游说”,卖黑土豆驻村工作队帮了大忙。

  去年这个时候,孙凯强向对面城村不少村民建议种植一种富含花青素、在西方国家备受推崇的黑土豆,大家都不感兴趣,只有于德友想试试。今年5月份,孙凯强和于德友一起去克山买的黑土豆种子。

  在于德友家刚刚盖好的新房后面,还储了半窖黑土豆。于德友说,今年种的8亩地黑土豆收了5000多公斤,驻村工作队帮着卖出去2500多公斤。一公斤卖4元钱,收入1万多元钱。剩下这2500公斤不打算卖了,都下窖了。“不少村民眼馋我今年的收成,有来我这买种子的,我都跟他们说,自己还不够用呢,明年我打算种30亩地。”

  有了于德友的成功,村民们开始琢磨老地新种。为了开阔村民思路,10月末,队长吕天生和队员李江生随同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调研团队专门去克山取经。大家感觉收获颇丰,表示回去马上和村民交流经验,必要时选几个种地好手让他们亲自去瞧瞧。“种地不能守旧,需要转变传统观念,这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地引导。”除了种黑土豆,工作队和大本营商量还打算让村民试种红谷子。

  村民共享“文化盛宴”

  对面城村是两个村合并村,有9个自然屯。今年夏天,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袁晓光多次率队深入村屯调研后,创新工作方式,指派集团党组成员蒋典昌直接领导驻村工作队,多次赴现场调查研究制定扶贫方案,并开展了9个党支部对接9个自然屯的特色包扶模式。在驻村工作队的沟通协调下,9个党支部已顺利对接9个自然屯,并且开展了村民迫切需要的帮扶工作。日前,生活报社携手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哈尔滨歌剧院为村民送去一场专业级别的文艺演出。村民们都说,这是头一次在村里看到这么好的演出。

  在对面城村村部,干净整洁的图书室里整齐排列着各类实用书籍。这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有员工捐赠的,共4000多册,农业类的书籍尤其受欢迎。村民都说,自从驻村工作队来了,村里有了像样的图书室,村民也多了个文化休闲场所。

  在7月18日的驻村日记里,吕天生记录了那一天义诊的盛况。省报集团联合哈医大四院、圣方园中医馆到对面城村义诊,共有340多名村民前来参加义诊。80岁的大爷曲洪付说:“以前去大医院看病,挂号排队恨不得全家都去,今天一下子看了这么多专家,真好。”而在那一天中,吕天生和队员们成了志愿者,为义诊活动忙前忙后。

  明水县树人乡纪检书记张海峰说,省报的驻村工作队来到对面城村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惠民活动,尤其在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村民认可度很高。

  街道闪亮民心更亮堂

  从5月底到现在,吕天生和队员们送走烈日酷暑,迎来冬日严寒。挨家挨户串门,坐在炕沿上与村民交心,了解村民的思想和需求。日渐丰厚的驻村日记,是他们用脚步丈量的“民情日志”。省报集团生活报、农村报、黑龙江经济报、老年日报、东北网等9个党支部纷纷建言献策,形成合力,为对面城村村民脱贫出力。现在有的村屯安装上了路灯,寂静漆黑的村庄亮了起来;用不了多久,夜晚的对面城村将灯火通明。在寻找产业项目上,驻村工作队也在积极筹划。

  相对于脱贫收入数字上的变化,驻村工作队更注重村民思想上的变化。让村民的思路开阔起来,让村民的思想观念转变开来,让他们的精神生活富足起来,是驻村工作队将要留下的更为持久和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