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农民网 > 农业资讯 > 农业致富 > 正文

江西九江学院以旅游+产业+扶贫带动武宁县东山村致富

时间:2017-09-27 09:58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 阅读: 次

 江西九江学院全力帮扶武宁县东山村

  以旅游+产业+扶贫带动全村致富 

  本网讯(通讯员 陈晓松 谭翊泉) 根据江西省委、省政府安排,2015年九江学院与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结对帮扶,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九江学院派出专家组4次深入调研,根据东山村丰富山水资源和武宁紧邻庐山实际,提出以“旅游+产业+扶贫”为突破口,打造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以龙头企业、村致富能手为引领,带动全村脱贫致富,目前“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已挂牌启动,并纳入武宁县4个特色小镇整体建设,一系列的配套建设正有序开展,东山村干群拧成一股劲,要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2015年以来,九江学院党委按照江西省委部署,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队,作为东山村帮扶单位,九江学院始终坚持从东山村村情现状出发,为挖掘东山村资源优势,扶贫工作队组织旅游专家深入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三级政府调研。在官莲乡召开了1次座谈会,在东山村召开了3场调研座谈会,全面分析了东山村致贫原因,九江学院在前期调研和专家实地勘探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东山村打造成为“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的构想,得到了东山村全体村民和武宁县委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并最终确定了脱贫的具体时间及主要路径和对策,并与官莲乡签订了东山村旅游发展规划战略合作协议,组织旅游学院专家博士分3批4次入驻东山村和官莲乡,完成了“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整体旅游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今年26名艺术学院师生赴东山村开展了“彩绘扶贫点,装扮新农村”活动,10幅极具江南风情的650平方米彩绘,让东山这个“西海滨湖第一村”韵致更悠长。同时九江学院积极推进“旅游+产业”扶贫工作。借助“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这一契机,九江学院东山扶贫工作组,积极牵线企业家梅赠赠整合流转土地480亩,做足产业规划,围绕山上养鸡,田里种藕,藕下养虾进行综合立体开发,以龙头企业带动,让村民成为股东,通过旅游+产业,十三五实现东山村从省级贫困村到4A景区的华丽转身。

  为使精准扶贫落到实处,九江学校党委专题研究,建立定期走访制度,要求各10个帮扶单位每学期至少定期走访不少于5次,各级党委负责同志到村走访每半年不少于3次,帮扶干部不少于5次。要求帮扶干部要深入村、户、点,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贫困户家庭情况。仅2016年,共有270人次走访了37户贫困户,入户430余次。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结对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精准扶贫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做到了“一户一台账”,“一户一策”,让37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近万元。

  结合东山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强化发展意识,依托新农村旅游发展,支持和鼓励特困户开展特色产品种养殖、特色餐饮经营,帮助提高市场经营能力。重点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油茶、果业等优势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林下经济打造生态旅游带动贫困户就业。在学校帮扶下,两户贫困户开展了种植业,1户贫困户开办了农家乐。同时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帮助贫困户对已有的产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产量和农产品销路,切实帮助特困户增产增收。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2015年帮助贫困户油茶奖补共4.71万元,2016帮助贫困户油茶奖补共11.66万元,帮助贫困户得到养殖业扶持资4.0931万元。

  九江学院还发挥自身优势,把提高困难户劳动力技能和文化素质作为重要突破口,促进帮扶对象就业与再就业。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组织开展了免费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目前组织培训3场,培训15个贫苦人员。主动协调社会资源,深入用工单位及企业宣传发动,为贫困户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西海服务区输送劳动力共34人。

  九江学院还加大帮扶力度,认真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孤儿的就学问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倡导广大共青团员为贫困对象提供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帮助,为官莲中学捐赠课桌椅400套,床铺200套,空调17台,组织了38名大学生在东山村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8个科室的13名附属医院专家、博士团到当地举办了2场大型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

  帮扶两年来,九江学院争取项目资金247.47万元,完成了东山5个自然村主路和入户路改造工程,改善生活用水406户,完成农网改造7个自然村,全村所有农户都通了有线电视,每个自然村都完成了网络基站建设,同时还完成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村卫生所的建设。 

  九江学院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今年8月,江西省授予九江学院“2015-2016年省派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