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农民网 > 农业资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破解乡村治理困局的梁寨探索

时间:2017-04-27 17:30 来源: 作者: 阅读: 次

  编者按: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是适应新形势下乡村社会巨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梁寨镇直面当前农村最现实、最紧迫、最根本的矛盾,以发挥基层党组织重要作用为核心,创新开展了“走村串户工作法”,以“一张连心卡、一辆流动车、一个日记本、一个信息网”为载体,探索出“镇干部、村干部、党员、乡贤、梁寨好人”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架构,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乡村治理的初步思路。

  本报记者王玉琪张凤云

  梁寨镇,位于苏北丰县东南,曾经是苏北最小,也是最穷的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干群关系紧张;民间积聚了众多情绪,上访事件频频发生。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形容,“在这里生活没什么盼头”。

  2016年5月,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却不禁惊叹于其风清气正和经济繁荣。老百姓津津乐道如今的干部是如何深入乡村与农民交流,帮助穷困群体的,干部们则不断地表示深入乡村农户之中对自身心灵的净化以及对开展基层工作的启发。

  这一切,皆源于梁寨镇探索的“走村串户”工作法。事情的开始并不复杂,为了能够让梁寨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梁寨镇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走基层、解民忧、促发展、奔小康”活动,并以“一张民情连心卡、一辆便民流动车、一本民情日记本、一个电子信息网”的“四个一”为载体,逐步摸索形成了“镇干部、村干部、党员、乡贤(大老执)、梁寨好人”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架构,使乡村秩序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重建。2016年,梁寨镇党委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

  在今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梁寨镇正是这样,通过几年的努力,将社会治理的触角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是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巨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梁寨镇的实践与探索,有效破解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党组织作用弱化、党员干部教育虚化、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难题,为转型时期农村党建工作和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可学可鉴的良好样本。”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时云告诉记者。

  从“四个一”的实践到“五位一体”格局的形成,梁寨镇充分调动乡村一切力量,精心编织了一个乡村治理的立体网络,使处于转型时期原本混乱的乡村秩序迅速得以恢复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梁寨乡村和大部分北方乡村一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虽然解决温饱问题,却让农民在小康路上步履蹒跚;从原先兄弟七八个在一起,到现在的一个个小家庭,乡村更加呈现出原子化的特征;贫富分化也在村民之间不断加剧,大部分人都在为赚更多的钱而努力,一些困难家庭却陷入贫穷的泥淖不能自拔;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问题更加突出。加之撤村并镇之后,村干部的人数相对之前更加减少,也使得乡村治理举步维艰。

  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在前期带着干部进村走访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不断加深对当地乡村经济结构、社会环境的认知,认为不转变不足以适应新的形势,从2013年5月开始,开展了“走百村、进万户、察民情、解民忧”活动,大力实施“四个一”,把全镇15317户村民包挂到148名机关干部中,每人一块“责任田”,要求机关干部给每户居民发放民情连心卡,写好民情日记,并且开通了流动服务车,建立了电子信息网。

  梁寨镇梁寨村村民梁响远从钱包里拿出一张泛黄的卡片给记者看:“这是政府发的连心卡,每家每户都有,上面有镇书记的电话。”这位在当地有名的上访“专业户”,如今却彻底改了行,在镇上开了一家牛肉汤馆。除了做生意,他还为乡亲们提供法律服务。牛肉汤馆二楼的栅栏上挂着一块蓝色的牌子,“法律咨询服务”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梁响远手中的卡片便是梁寨镇领导干部给群众发放的“民情连心卡”,卡的正面印着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背面印着这样几句话“您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您有哪些社情民意需要反映,您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请与我联系。”有了这么一张卡,群众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咨询求助,对于老弱病残来说更是方便,只要一个电话,马上就有干部上门服务,真正实现困难有人帮,疑惑有人解。

  “一卡”架起了党群干群联系的桥梁,“一车”则把服务直接送到农民家门口。梁寨镇一些村远离镇区,许多家庭只有老人留守,村民办事很不方便。“便民流动服务车”便巡回开进各村进行现场办公,使群众办事从“跑政府”变成“政府跑”。

  “一卡”“一车”联系了群众,方便了群众,“一记”则让干部们不但将社情民意记录在案,更了然于心。梁寨镇要求镇机关干部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记录走访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遇到的困难和帮扶的办法,以及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走访结束后,不但要及时撰写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对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还要形成调研报告提交镇党委。

  在梁寨镇党委办公室,党委书记王磊打开电脑,一个囊括了全镇农户信息的大数据平台立马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便是“四个一”中的“电子信息网”。随便点开一个页面,便能看到关于一家农户的详细情况:家里有几口人,经济状况如何,靠什么能把这户人家的工作做好?在民情日记栏里,干部哪天去走访的,跟农户交流了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磊告诉记者,梁寨镇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管理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民情信息动态管理服务系统。网络平台具备数据管理、工作跟踪、网络传输、监督评估等功能,设有法律政策、民情简报、活动新闻、办理反馈等模块,将全镇1万多户农民的基本信息数据化。全镇148名机关干部每人拥有一个独立网络账号,在充分走访的基础上建立所联系村民基本情况电子档案,上传工作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并可通过平台就走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求助,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三年来,在这一平台上,梁寨镇干部共写下了近10万篇民情日记。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的精准对接,梁寨老百姓三年来反映的1827件问题中,已经有1530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然而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显然不是机关干部走下去、发张卡记记民情日记这么简单。镇干部下乡过程中发现村干部人熟事儿熟,处理矛盾比镇干部相对容易,于是,梁寨镇便把全镇所有的村干部纳入乡村治理体系中,每名村干部和镇干部配对包挂农户。

  在村镇干部包村挂户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和村里那些普通党员相比,村干部在长期的农村工作中往往积累了很多矛盾,尤其是过去参与过计划生育的村干部,所以梁寨党委政府又想到把村里的普通党员动员起来,让每一个普通党员都发挥作用。从2013年11月份起,全镇1301名农村党员,每人负责联系周边农户10到12户。

  “镇干部、村干部、党员都解决不了的,农村还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群,当地叫‘大老执’的,就是张罗事儿的人。”王磊说,“我们梁寨有357个‘大老执’,群众对他们非常信任,谁家办个红白喜事都找他们,家庭小矛盾、邻里小纠纷也找他们,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选择那些辈分长、经验足、德高望重的人物,成立了梁寨镇乡贤理事会,将乡村‘大老执’纳入培训和管理范围,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记者在红楼村看到了一位乡贤写下的部分调解笔记,可以看出农村的事情是如何无一例外地被涵盖在里面的:

  2015年6月6日,关于五姓庄村两村民宅基地纠纷问题,经村委会及乡贤多方协调,现正在调查中,力图达成共识;

  2015年6月12日,某村民因其4名子女赡养老人问题多次发生争议,现经协调,该出粮的出粮,该出钱的出钱,现已达成共识;

  2015年6月20日,某村民孩子下水塘游泳溺亡,因牵连几家,现已协调处理结束,双方都很满意;

  2015年6月28日,由于连日普降大雨,村内多处积水,有的排水困难,造成村民之间出现排水摩擦,经协调已解决;

  ……

  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坚持不懈,不断完善,梁寨镇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乡村经济、社会情况的乡村治理组织构架。这套组织架构涵盖了影响农村社会最关键的几个因素,即乡镇干部、村干部、党员和乡贤(大老执)。如今,这一乡村治理架构又有了新的发展,即“梁寨好人”,镇党委政府鼓励每一个梁寨人都要争做“梁寨好人”……凡是乡村能够调动的积极力量都充分调动起来,帮助化解乡村社会不断发生的各类矛盾与纠纷,从而实现了乡村社会治理全覆盖的目标。

  “五个层次,五种角色,各有优点和不足,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使得梁寨这样一个小镇的乡村社会能够迅速纳入一张精心编织的立体治理网络之中。这种充分调动乡村一切力量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冲破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使处于转型时期原本混乱的乡村秩序迅速得以恢复。”徐州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朱云燕说。

  从“宗旨”意识的回归,到“组织”力量的凝聚,在梁寨的乡村治理网络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核心作用,干部成了乡风转变的“水引子”,从而使梁寨的乡村治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丰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立权说:“有了乡村治理架构,并不代表着良性的社会治理状况就会自动生成,改善显然需要一个支点来撬动才行。这就好比农村的压水井,没有‘水引子’压不出水来。干部就起‘水引子’的作用,干部动了,老百姓也就跟着动了。”

  梁寨镇对干部下乡有着严格并且明确的要求:女同志不许穿金戴银;跟老百姓讲话要有礼貌,不能摆架子;农民家里有什么碗喝什么茶,自己不能带茶杯;进村入户不能开车,只能骑自行车等等。

  在这种氛围之下,梁寨镇的干部们明显地感受到了工作职能的转变,并且逐步“动”起来。每个人都在考虑分到自己头上的包挂农户的情况,忙着跟村干部联系,讨论如何到户里去做走访工作。镇宣传委员李芳在走访中发现村民陈茂松老两口生活困难,仍然住着危房,就及时向镇党委反映,从县里协调了专项资金,帮助老人建起了新房。

  随便走进梁寨镇的一个村子,总能看到一些人家门口挂着一块金黄色的小牌子,上面写着:共产党员户。上面还有一行小字:“牢记党的宗旨,事事向我看齐”。原来,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很多党员不以自身是党员而自豪了。为了凝聚人心,加强党员的“身份”认同,并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出来,梁寨镇在每户党员家门口都挂上了“共产党员户”的牌子,时刻提醒党员这个身份代表着什么。如今,全镇共有1301块“共产党员户”的牌子在乡村熠熠闪光。

  红楼村村民赵彬是一名党员,自己开了一个农家乐,并联系了十几户农民。记者问他:“你认为该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赵彬回答说:“我觉得看到别人遇到困难了,我就必须去帮助他。”

  一名农村普通党员,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共产党员宗旨意识的回归。

  从2013年开始,每年梁寨镇都要召集全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目的就是让党员牢记当初的誓言,牢记自己的信仰,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红楼村五姓庄自然村一位党员就告诉记者,村民有事来找帮忙,自己再忙也得把活丢下帮他,“因为你是党员,他找你证明他相信你,你不去他会对你失去信心,也就是对党失去信心。”

  在梁寨,每月1号要定期召开党员会。这一天的早上9点钟,梁寨20个村支部所有在家的党员都要到村部开会,雷打不动。会议内容主要包括3项:第一,学习文件,当前正在开展“两学一做”,重温党章,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第二,支部向党员汇报上个月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第三,讨论这个月该干什么,布置任务。

  丰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鹏介绍说:“定期召开党员会是当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先锋意识,使基层党组织具有更强大的凝聚力,在农村各项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梁寨村党支部书记卞开广告诉记者:“党员不学习,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怎么能指望他们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现在通过定期过组织生活,每个党员都明白自己啥事不能跟老百姓比,应该起带头作用。”

  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回归了,干部的一举一动不但让百姓看在眼里,而且渐渐让他们打心眼里佩服。就在“走村串户”开展的第二年,为了美化镇里的环境,为梁寨旅游打基础,有一天梁寨镇在家的干部全部到渊子湖边上去种花,谁也没通知,却自愿来了上千名出义务工的群众。

  “也是为了检验一下我们的工作到底干得怎么样。”王磊说,“出发之前我就跟大家说,如果老百姓都站在旁边看,那证明咱们的工作还没做到位。可是那一天,老百姓放着地里的农活、家里的生意不做,带着工具和我们一起干,那场面让你感动不?上千人啊。”

  从“不爱搭理你”到“老远就喊你”,干部感觉群众工作好做了,群众感觉干部作风转变了,干群重建信任关系,社会重拾向善之风

  脚上的泥土有多厚,跟群众的感情就有多深。从“四个一”到“五位一体”,梁寨镇的干部们放下架子,抹开面子,俯下身子,走村串户,把基层的很多矛盾化解在了萌芽之中。一年到头,就像农民种地一样:翻土、点种、浇水、施肥、除草,最终开花结果,细腻中透着真诚。因为他们知道,哪一个环节没做,或者没做到位都不会有好的收成。

  回忆起最初“走村串户”的经历,镇妇联主任李玉贞非常感慨:“我和一个同事第一次到农户家里,被人家当做卖保险的直往外撵。我说我们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然后递上我们的工作证,他们才有点相信,但还是不相信我们能为他办事。”李玉贞告诉记者,在包村挂户过程中他们给一些贫困户解决了危房改造问题,还帮助贫困的孩子和老人解决一些具体困难,那种信任关系就慢慢建立起来了。“以前你进村的时候,老百姓想理你就理你,不想理你就算了。现在见你来了,老远就喊你,还硬拉着你回家吃饭。”

  而最让梁寨人感到欣慰的,是政府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不一样了。人们经常能看到干部到群众中间征求意见,帮着解决问题。老百姓到政府办事,工作人员也主动上前询问,热情得很。

  “说来也巧,那天我们镇党委王磊书记第一次上我店里理发,问我对政府有啥意见和要求?我就说镇上连个公共厕所都没有,外面来人就在旮旯里解决。没想到没几天公厕就动工了。”镇街上“美加美”理发店老板王凡军对记者说。正是看到政府脚踏实地干实事,他们两口子没多久就捐了1万块钱给镇里搞建设,而那个时候,剪一个头才3块钱。

  “农民最怕三件事,一是政府处事不公,一碗水没端平;二是出了事儿没人管。三是办事最怕踢皮球。”梁响远说,“有一次一个小孩走丢了,看孩子的老人都吓死了。王磊书记就发动公安、城管、镇机关人员都去找。当时他脸上、脖子上那个汗,哗哗地往下淌。后来找到这个小孩了,跑到他姑姑家去了。就这一件事儿,老百姓心里就踏实,知道出了事儿不会没人管。”

  梁寨镇中心街立着一块巨大的屏幕,上面不停滚动播放着某某人捐了几棵树、谁谁谁资助了贫困学生之类的好人好事。不要小看这表扬的作用,体现的却是梁寨党委政府对乡村治理的良苦用心。

  王磊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号称梁寨‘四大金刚’之一的人,一天晚上看见有辆车把街上的护栏撞坏后开走了,他就一直追,边追边给我打电话。第二天我们在大屏幕上播出来表扬他,没想到接着他就给政府捐了两万块钱。从那以后,捐款、种树、栽花,镇里的什么事都争着报名。为啥?他说从记事起就没受过表扬,这次上了大屏幕很光荣,他也要做梁寨好人。”

  仅仅3年时间,梁寨镇的乡村治理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干部接地气,工作作风更扎实。机关干部走村串户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问题,群众观念得到增强,党性修养得到提升,宗旨意识得到回归。

  百姓纾怨气,矛盾化解更有效。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有事,干部上门解决问题;无事,干部上门问寒问暖。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遗留,矛盾不上交”。3年来,全镇没有再发生一例上访事件。

  社会扬正气,干群关系更和谐。通过走村串户宣传,村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人人向善,争做“懂法、守法”公民和“梁寨好人”的风气愈加浓厚。通过干群结对,干部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参与政府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政令更畅通,党委政府工作赢得群众理解,工作效率更高。

  更多的变化体现在梁寨镇的群众身上。过去梁寨人以谁能吃上低保为荣,以谁的拳头硬为荣。如今,大家以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为荣,谁能为家乡出一份力为荣。三年来,梁寨镇群众为资助镇政府搞家乡建设捐钱捐物价值就达到3300多万元。在渊子湖北岸有一片树林,所有的树木都是梁寨镇群众自发捐助的,所以又叫“百姓林”。一位看祠堂的老人一年收入才1000多元,却将自家院里一棵价值5000块钱的皂角树捐了出来;自发到敬老院送东西的也越来越多,有送香油的,有送大米白面的,还有送猪肉羊肉、棉鞋棉衣的。乡村对教育的重视也可见一斑,谁家的孩子若是考上了大学,镇里便动员社会捐资,每家奖励3000元。2013年,梁寨镇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生39名,2014年增加到43名,2015年又增加到55名……

  “8月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出来啦,不知道哪个村谁家的孩子又该上这大屏幕了。这对农村的父母和孩子来说,脸面上该是多大的光彩呀!”站在梁寨镇中心街那块大屏幕下,一个农民对记者说了这么一番话。言语中,既有几分感慨,更有几分羡慕。


(责任编辑:admin)